Skip to content
  • 主頁
  • 龍貓新聞
  • 龍貓照顧
  • 隱私權政策
  • 台灣龍貓同好

龍貓中文網 PRESS TAIWAN

提供台灣.台北.台中.高雄.與香港飼養龍貓與購買龍貓(毛絲鼠) 的相關資訊情報與龍貓價格

  • 主頁
  • 龍貓新聞
  • 龍貓照顧
  • 隱私權政策
  • 台灣龍貓同好
  • Toggle search form
  • 龍貓的基本介紹 龍貓新聞
  • 龍貓行動是一個開始 龍貓新聞
  • 關於龍貓 龍貓新聞
  • 龍貓 – 健康狀況 龍貓照顧
  • 如何握住龍貓 龍貓新聞
  • 龍貓健康 龍貓新聞
  • 莫爾頓龍貓牧場 龍貓新聞
  • 你的龍貓的飲食 龍貓新聞

龍貓

Posted on 2021-11-022021-11-02 By 龍貓中文網

龍貓是體型細長的中型囓齒動物,前肢短,後肢肌肉發達。頭、眼、耳都比較大,大皰很大。龍貓有很長的妊娠期,可以睜開眼睛產下全身毛茸茸的幼崽。

在野外,龍貓生活在智利北部安第斯山脈海拔 3,000-5,000 米相對貧瘠的地區。龍貓生活在洞穴或岩石裂縫中,非常適合奔跑。他們洗塵,吃素,一年四季都活躍。他們是群居的,生活在數百個群體中。所有國內(美國)龍貓都是 1927 年被帶到美國的 13 只龍貓的後代。

生物學

龍貓有多種顏色。原始的野生龍貓皮毛顏色是斑駁的黃灰色。通過選擇性繁殖,最常見的顏色是深藍灰色(主要的毛皮顏色)。其他顏色也出現了,包括米色、白色和烏木色的主色,以及藍寶石、紫羅蘭、木炭色和天鵝絨的隱色。眼睛顏色可能是黑色、粉紅色或紅色,由毛皮顏色基因決定。

根據行為環境,十種不同的聲音構成了龍貓的聲音曲目。在探索行為、躲避捕食者、繁殖行為和社會行為期間會發出不同的聲音,包括社會接觸和對抗性(防禦性和攻擊性)行為。此外,龍貓可以提高和降低它們發出的呼叫的音調。所有龍貓都有類似的叫聲,從出生開始就普遍使用。

雌性龍貓是季節性多發情的,發情週期為 38 天。北半球的繁殖季節是 11 月至次年 5 月。妊娠期平均為 111 天。一般來說,雌性一年會生 2 窩,每窩 1 到 6 隻幼仔(平均 2 只)。年輕人在 8 個月大時性成熟。龍貓的壽命很長,據報導可達20年。

對龍貓(和豚鼠)進行性別區分可能很困難。在女性中,除了在發情和分娩期間,陰道閉合膜始終密封陰道口。陰道口呈U形,位於肛門和丘狀尿道口之間。關閉時難以區分,並由略微凸起的半圓形區域指示。當其封閉膜覆蓋陰道口時,尿道口可能被誤認為是生殖器口。雌性龍貓(和豚鼠)發育良好的陰蒂可以通過尿道口手動擠出而被誤認為是陰莖。在發情期間,陰道閉合膜溶解,打開陰道口。沒有外陰腫脹表明發情;相反,會陰會改變顏色,從暗粉色變為深紅色。

雄性龍貓沒有真正的陰囊。睾丸位於腹股溝管或腹腔內,肛門旁邊有 2 個可移動的小陰囊,尾附睾可以落入陰囊。陰囊的外觀類似於豬和貓的非下垂的陰囊。陰莖在肛門下方很明顯,並被一大片裸露的皮膚隔開。當陰莖鬆弛時,可以手動將陰莖擠出 1-2 厘米。勃起的陰莖尖端延伸至腋窩水平,距離約 11 厘米。

與其他囓齒動物一樣,肛門生殖器距離是動物性別的最佳初始指示。在男性中,肛門生殖器距離更大。只要陰蒂沒有被誤認為是陰莖,從尿道口擠出陰莖就可以確定龍貓的性別。主要有2個鑑別特徵:陰莖明顯大於陰蒂,擠出的陰莖可與包皮分開區分(而擠出的陰蒂有外翻傾向,陰蒂包皮不明顯)。

畜牧業

龍貓非常耐寒,但對熱很敏感。龍貓適應的環境溫度範圍為 65°–80°F(18.3°–26.7°C)。暴露在較高的環境溫度下,尤其是在高濕度的情況下,會導致中暑。一個好的通用規則是將溫度(華氏度)和濕度的單位值相加,並認為任何大於 150 的值都是危險的。例如,85°F + 65% 濕度 = 150。如果將龍貓放在溫暖 (>80°F [26.7°C]) 的潮濕環境中,它們會長出毛茸茸的毛皮。

龍貓很容易被關在鐵絲網底或實底籠子裡,雖然建議將要生育的懷孕女性使用實底籠子。籠子中的金屬絲網間距應該很窄,因為脛骨骨折通常發生在年輕的龍貓身上,它們在寬地板網格格柵中抓住後腿。龍貓是害羞的動物;在野外,它們隱藏在岩石裂縫中。在圈養中,他們需要一個地方來隱藏。聚氯乙烯 (PVC) 管道,尤其是彎頭、Y 和 T 型材,是理想的藏身之處。管道的直徑應為 4-5 英寸,並且可以通過放入洗碗機輕鬆消毒。

龍貓需要洗塵浴來保持健康的皮毛。應每天將一個裝有銀沙和富勒土 (9:1) 混合物的盒子放入籠子中,深 2-4 英寸。約 30 分鐘/天。長時間留在籠中的塵浴會被糞便弄髒,必須清潔並更換灰塵混合物。粉塵浴通常會刺激眼睛,導致結膜炎而沒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相關臨床症狀。據報導,過度洗塵會導致肺上皮增生和肉芽腫。

龍貓對膳食纖維的要求很高。他們的飲食應以優質乾草為主。顆粒狀的龍貓飲食可以在市場上買到,應該用來補充飲食。豚鼠或兔顆粒飼料也已成功用於補充飼料。像兔子和豚鼠一樣,龍貓會產生兩種類型的糞便顆粒:一種富含氮的用於消化道,另一種作為糞便顆粒輸送的貧氮。

偶爾會報告尿路結石、尿路結石、轉移性腎鈣化和腎炎。結石通常由碳酸鈣組成。這種情況通常與飼餵高鈣低磷飲食有關,例如苜蓿乾草。

一夫多妻的繁殖群在龍貓牧場主中很常見,並且已經設計了一個單獨的雌性住房系統,允許單個雄性為 12 雌性服務。多種育種技術已被成功使用,通過觀察陰道閉合膜的變化和進行陰道細胞學檢查來促進交配。懷孕的雌性不會築巢。

龍貓擁有發育良好且解剖結構複雜的雄性附屬生殖腺。這些腺體的分泌物形成一個硬塞,在交配後保留在雌性生殖道中。水泡腺提供大部分附屬腺體分泌物,當與前列腺分泌物混合時,液體會變硬或凝結。交配後,在雌性的籠子裡經常會發現一個形狀不規則的、堅固的、蠟狀的插頭(2-3 英寸長,直徑 1 英寸)。

體格檢查

應該注意龍貓的整體外觀和行為。疾病跡象包括體重減輕、駝背姿勢、步態異常、皮毛邋遢、呼吸困難、嗜睡和對刺激無反應。處理龍貓時應冷靜、輕柔,以盡量減少壓力。可以通過抓住和抬起尾巴的底部同時用另一隻手支撐身體來將溫順的未懷孕動物從籠子中取出。可以通過在身體周圍裹一條毛巾來實現常規約束。可以在胸部周圍輕輕抓住小龍貓,注意不要限制呼吸。除非必要,否則不應處理懷孕的女性。妊娠 90 天時可通過觸診檢測是否懷孕,並可通過定期稱重來確定。到懷孕第 42 天,懷孕的龍貓的體重增加會迅速增加。

龍貓的保護性反應被稱為毛皮滑動,導致大片毛皮脫落,露出下面光滑、乾淨的皮膚。它也可能發生在處理不當、打架或使龍貓過度興奮的情況下。毛皮可能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才能重新長出,而且經常是不同的顏色。為防止毛皮滑落,應始終以最小的壓力輕柔地處理龍貓。

傳染性疾病

過去 60 年來,幾乎所有關於龍貓傳染病的重要報告都來自為毛皮而飼養的龍貓群,並且大多數群落中細菌性疾病的報告≥30 歲。對龍貓病的評論常常給人一種錯誤的印象,即這些動物對傳染病高度敏感。但是,寵物龍貓的傳染病發病率很低。

龍貓的細菌感染

龍貓最常見的細菌感染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

  • 假單胞菌
  • 耶爾森氏菌
  • 李斯特菌

歷史上,銅綠假單胞菌感染、耶爾森氏菌病和李斯特菌病在毛皮養殖的龍貓中經常發生。1954 年美國毛皮養殖的龍貓數量估計超過 100,000 只。到 1960 年代中期,這些數字顯著減少到只有幾千人。自 1980 年以來關於龍貓耶爾森氏菌病和李斯特菌病的報告幾乎完全來自匈牙利、波蘭、斯洛伐克和克羅地亞的毛皮養殖龍貓。這四個歐洲國家供應全球每年生產的 200,000 張龍貓毛皮中的近 50%。

龍貓的機會性細菌感染可導致疾病,局限於一個器官或作為敗血症。受影響的動物通常因年齡、潛在疾病、營養狀況或飼養相關因素(例如,衛生條件差、通風不良、飼料污染)而免疫功能低下。腸桿菌科和銅綠假單胞菌家族的成員與龍貓的顯著發病率和死亡率有關。然而,腸桿菌科和銅綠假單胞菌也可以從臨床健康的動物中分離出來。因此,這些生物中的大多數不被認為是主要病原體。

寵物龍貓的銅綠假單胞菌感染和毛皮龍貓的流行病暴發是最常見的細菌性疾病。最初,感染通常局限於一個器官,可能與結膜炎、腸炎、肺炎、中耳和內耳炎、子宮炎和流產有關。可能發生具有敗血症和猝死的急性全身型。銅綠假單胞菌已從 40% 的健康龍貓中分離出來,因此可以成為正常腸道菌群的一部分。壓力、並發疾病或受污染的飲用水易導致感染和臨床疾病。結膜炎是假單胞菌常見的初始症狀龍貓的感染。隨之而來的是厭食、嗜睡和排便量減少。特徵性病理病變是內部實質器官粟粒狀壞死和壞死性斑疹傷寒結腸炎。

銅綠假單胞菌感染的抗生素治療應基於培養和藥敏試驗,因為高毒力、多藥耐藥菌株通常會影響龍貓。通常,銅綠假單胞菌對氟喹諾酮類、第三代頭孢菌素或氨基糖苷類藥物敏感。外用多粘菌素 B 和含有慶大霉素的製劑可用於經驗性治療,因為對這些藥物耐藥的分離株流行率較低。多組分銅綠假單胞菌疫苗(福爾馬林殺死的細菌、內毒素相關蛋白和/或類毒素)已在毛皮養殖的龍貓中使用並取得了一些成功。然而,這些疫苗不適合寵物龍貓,因為它們對不同假單胞菌的免疫力不同6-8 個月的有限免疫反應和局部注射部位的不良反應。

耶爾森氏菌病、假結核耶爾森氏菌和小腸結腸炎耶爾森氏菌的病原體在全球中等和亞熱帶氣候地區均有發現,並描述了毛皮栗鼠的暴發。Y enterocolitica是最常從龍貓中分離出來的物種。耶爾森菌病是一種腸道疾病,可破壞迴腸、盲腸和結腸的上皮,導致黏膜出血和潰瘍。淋巴浸潤導致 Peyer 斑塊和腸系膜淋巴結肥大以及壞死性肉芽腫。全身擴散導致肺、脾和肝肉芽腫病變,隨後死亡。Y 小腸結腸炎龍貓型菌株 (生物型 3,抗原或血清型 1、2a、3)在全世界的龍貓種群中持續存在。

李斯特菌病在毛皮養殖的龍貓中很常見,但在寵物龍貓中沒有報導。描述龍貓李斯特菌病的原始科學家聲稱龍貓極易感染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這種說法尚未得到證實,但不幸的是,經常被重複。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是一種能夠作為動物病原體和植物腐生菌存在的環境細菌。大多數動物李斯特菌病病例是由攝入受污染的食物引起的,這種疾病在以青貯飼料餵養的動物中很常見,包括龍貓。李斯特菌病是龍貓的一種盲腸疾病,具有血源性傳播。主要的靶器官是肝臟,細菌在肝細胞內繁殖。多形核細胞的早期募集會導致肝細胞溶解、細菌釋放、敗血症,並且在存活宿主中,會導致肺、腦、脾、淋巴結和肝膿腫的發展。

其他記錄的龍貓細菌感染原因包括梭菌屬、沙門氏菌屬、克雷伯氏菌屬和馬鏈球菌獸疫亞種。受梭菌腸毒血症影響的動物表現出非特異性敗血症症狀,例如食慾不振、呼吸窘迫和腹瀉,並在出現臨床症狀後的幾天內死亡。在毛皮養殖的龍貓中報告了以胃腸炎和流產為特徵的沙門氏菌流行病。寵物龍貓感染沙門氏菌的病例報告與寵物爬行動物或野生鳥類的存在有關。引起宮頸膿腫一例報告龍貓中的馬獸疫病似乎與豚鼠中的典型表現相似。

龍貓的病毒感染

沒有針對龍貓的物種特異性病毒疾病的描述。龍貓對人類皰疹病毒 1易感(HSV-1) 並可能充當人類感染的臨時儲存庫。有兩個病例報告描述了龍貓的自發性皰疹樣病毒感染。受影響的動物表現出結膜炎,隨後表現出癲癇發作、定向障礙、臥床和冷漠等神經系統症狀。組織學檢查發現有神經元壞死和核內包涵體的非化膿性腦膜炎和脊髓灰質炎腦炎。此外,眼睛表現出潰瘍性角膜炎、葡萄膜炎、視網膜炎和視網膜變性以及視神經炎。臨床症狀、病變分佈和病毒抗原表明 HSV-1 是一種原發性眼部感染,隨後擴散到龍貓的中樞神經系統。

龍貓的寄生蟲感染

原生動物

從歷史上看,毛皮牧場和研究群體中的群養龍貓曾有很高的賈第蟲病流行率。然而,很難確定十二指腸賈第鞭毛蟲(同義詞Glambia)在導致龍貓疾病中的作用。在野生龍貓的糞便樣本中很少發現賈第鞭毛蟲,而健康的龍貓在小腸中可以攜帶少量的十二指腸 G生物。賈第鞭毛蟲對健康龍貓的實驗感染囊腫沒有誘發臨床疾病。人們認為,壓力和管理不善等誘發因素會導致寄生蟲數量增加,從而導致腹瀉並可能導致死亡。最近斷奶的動物似乎容易出現臨床症狀。寵物龍貓賈第蟲病的跡象可能包括食慾減退和腹瀉的循環序列,與身體和皮毛狀況下降有關。

患有賈第蟲病的龍貓可以用甲硝唑、阿苯達唑或芬苯達唑治療。這些化合物是完全根除賈第鞭毛蟲囊腫還是僅抑制囊腫產生尚不清楚;因此,經過處理的動物可能仍然是慢性囊腫脫落的來源。為防止再次感染,所有與感染者接觸的動物都應接受治療,並對環境進行徹底消毒。木籠的內部部件,如擱板,應丟棄。賈第鞭毛蟲包囊在涼爽潮濕的環境中可保持傳染性長達數週。

弓形體病在毛皮養殖的龍貓中很常見,但現在很少見。屍檢病變包括肺出血、脾腫大和腸系膜淋巴結腫大。由於弓形蟲,龍貓也可能發展為局灶性壞死性腦膜腦炎。

其他原生動物感染包括Eimeria chinchilla,它見於毛皮養殖的龍貓。在寵物龍貓中描述的單個病例報告包括肝肉孢子蟲病、隱孢子蟲屬胃腸炎和Frenkelia屬腦膜炎。

絛蟲和線蟲

寵物龍貓中線蟲和絛蟲感染的流行率很低。據報導,由浣熊蛔蟲Baylisascaris procyonis 引起的腦線蟲病在北美北部高氣候下飼養的龍貓中爆發。據報導,一隻患有突眼的寵物龍貓出現了由絛蟲引起的眼眶囊腫。

龍貓的真菌感染

有 2 篇關於龍貓莢膜組織胞漿菌感染的報導。屍檢可見肺出血、支氣管肺炎、膿性肉芽腫性脾炎和肝炎,大量鉅細胞中可見病原體。H capsulatum是從用作食物的提摩西草中培養出來的。

皮膚癬菌病在龍貓中並不常見。須癬毛癬菌是最常分離到的皮膚癬菌,儘管犬小孢子菌和石膏分枝桿菌與自發性皮膚癬菌病的爆發有關。受感染的龍貓在鼻子、耳朵後面或前腳上會出現小的鱗狀脫髮斑塊。病變可能出現在身體的任何部位,在晚期病例中會出現大面積的局限性炎症並形成結痂。儘管大多數對龍貓的真菌學研究都是基於具有臨床症狀的動物,但毛皮龍貓的真菌培養顯示須癬毛癬菌的發生率為 5% 在皮膚正常的動物中,在皮毛受損的動物中發生率為 30%。

皮膚癬菌病的診斷基於病變的出現和使用皮膚癬菌測試培養基 (DTM) 分離病原體。伍德燈檢查很少有幫助,因為大多數病例是由須癬毛癬菌引起的,在紫外線下不發熒光。治療包括伊曲康唑(10 毫克/公斤/天,口服)或特比萘芬(30-40 毫克/公斤/天,口服)4-8 週。皮膚癬菌病對人和其他動物具有傳染性。

牙病

臉頰牙齒的冠部和根部異常在龍貓中很常見。在接受常規體檢的表面上健康的龍貓中,有三分之一報告了與亞臨床牙科疾病相關的異常。營養(例如,圈養時較少磨損的飲食)和遺傳原因已被認為是牙病發展的誘發因素。牙齒伸長及其繼發性並發症,影響儲備或臨床牙冠或兩者,是大多數臨床症狀的根本原因。龍貓通常能夠進食並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況,直到出現嚴重的並發症,例如由尖銳的牙刺或牙周膿腫引起的軟組織創傷。

牙齒疾病的跡象包括:

  • 減少食物攝入量的歷史
  • 改變了對更容易咀嚼的飼料項目的食物偏好
  • 減肥
  • 糞便排出量減少
  • 唾液染色的皮膚和皮毛,伴有口周結痂和脫髮
  • 下巴(“流口水”)和前足的潤濕和結痂
  • 溢淚
  • 毛皮狀況不佳
  • 咀嚼毛皮
  • 在臨床檢查中,可發現下頜骨腹側邊緣明顯不規則,切牙過度生長或不規則的咬合面

建議在全身麻醉下對口腔進行徹底檢查,因為在有意識的龍貓中檢查口腔時可能會遺漏 50% 的口腔內病變。內窺鏡引導的口內檢查是首選方法。頰齒常表現出冠狀伸長,在咬合面的邊緣形成尖刺或頰尖,以及含有飼料和毛皮的鄰間冠狀間隙變寬。經常看到牙齒物質的損失或咬合面和鄰間牙齒表面的褐色變色。口腔黏膜糜爛、牙齦增生和牙齦袋是常見的繼發表現。射線照相是檢查牙齒位置和牙根過度生長的有用工具。顱骨 CT 掃描有助於早期診斷錯牙合。

患有牙齒疾病的龍貓的預後取決於疾病的嚴重程度、動物的一般狀況和主人的依從性。在全身麻醉下重複口腔檢查和治療對於控制並發症和維持動物可接受的生活質量是必要的。治療包括去除點(小型咬骨鉗對此效果很好),減少拉長的牙冠,以及去除牙齦袋中受影響的碎屑。在深層牙齦和牙周袋中滴注強力黴素凝膠可減少牙周炎症。患有嚴重牙周感染的動物可以用青黴素 G 芐星青黴素(50,000 IU,SC,每 5 天一次)治療。拔除頰齒應僅限於那些嚴重患病和活動的牙齒。任何牙科手術後鎮痛都是必不可少的(丁丙諾啡 0.03-0. 05 mg/kg,皮下,每日 3 次;美洛昔康 0.3–0.5 mg/kg,PO 或 SC,每天一次或兩次)。牙齒疾病晚期的龍貓應該餵食柔軟的多葉草乾草、蔬菜、濕潤的顆粒,以及在盤子上或通過注射器提供的重症監護配方。

胃腸道疾病

龍貓與其他囓齒動物類似,不會嘔吐。當氣管入口被一大塊食物或床上用品堵塞時,或產後吃胎盤的女性時,可能會出現窒息。從異物吸入微小顆粒會刺激下呼吸道,並在龍貓試圖排出異物時引起窒息、水腫反應,導致流口水、乾嘔、咳嗽和呼吸困難。如果不及時治療,窒息可能導致窒息和死亡。描述了導致反流和吸入性肺炎的巨食道症。儘管接受治療,受影響的龍貓仍會出現肺炎復發。對比射線照片用於診斷。

胃潰瘍在年輕的龍貓中很常見,通常是由餵食粗糙的、纖維狀的粗飼料或發霉的飼料引起的。受臨床影響的動物可能會厭食或無症狀。病變可能只能在屍檢時發現,胃粘膜潰瘍和糜爛被濃稠的黑色液體覆蓋。預防包括減少膳食粗飼料和餵養商業顆粒飼料。

膨脹,或鼓聲,可能由突然的飲食變化引起,尤其是暴飲暴食。據報導,哺乳期女性在產後 2-3 週出現腹脹,可能與低鈣血症有關。靜態腸袢中細菌菌群產生的氣體會在 2-4 小時內迅速積聚。受影響的動物昏昏欲睡,呼吸困難,腹部疼痛,腫脹。他們可能會在試圖緩解不適時滾動或伸展。治療可能需要通過胃管或腹腔穿刺術來緩解氣體積聚。哺乳期女性可能會對靜脈注射葡萄糖酸鈣產生良好反應。

腹瀉和軟便是龍貓的常見表現。可能的病因是傳染性(如寄生蟲、細菌)、新鮮蔬菜的不當餵養、高碳水化合物飲食或飲食突然改變。在臨床檢查中,龍貓可能沒有任何跡象,或者在嚴重的情況下會出現厭食、脫水和抑鬱。根據病史和適當的診斷測試排除感染性原因。如果診斷出主要是革蘭氏陰性機會性病原體,如果懷疑感染原因但未經證實,或者如果動物處於一般情況下,則治療應包括全身性胃腸外抗菌治療(恩諾沙星 10 mg/kg,SC,每天稀釋兩次)健康)狀況。應避免使用口服藥物,因為當胃腸功能異常時,它們的吸收和有效性會降低。一旦動物進食並且胃腸功能得到改善,就可以使用口服途徑。腸道二次酵母過度生長,由Cyniclomyces guttulatus(以前稱為Saccharomycopsis guttulata),常見於有軟便的龍貓。然而,這種酵母菌數量的增加被認為是由潛在的 GI 疾病而不是主要病原體促進的繼發效應。

便秘比腹瀉更常見。龍貓可能會用力排便並且不產生糞便顆粒,或者可能會被血液染色的較小、薄而堅硬的糞便顆粒的排出量減少。腹部觸診顯示堅硬的盲腸攝取和緊張的腹部。腸套疊是糞便顆粒缺失的關鍵鑑別診斷。飲食的突然改變、膳食纖維和粗飼料不足的不當飲食或感染原因都可能導致菌群失調、腸胃炎、腸梗阻,進而導致便秘。脫水、厭食、牙齒疾病和妊娠女性的子宮壓迫也可能導致便秘。慢性病例可能導致直腸脫垂、腸扭轉、盲腸嵌塞或結腸彎曲。為了緩解症狀,胃腸道應該再水化。腸內液體治療(100 mL/kg/天,PO,分為 4-5 個劑量)會刺激胃盲部反射並補充脫水的攝入物。有腹痛的龍貓可能會抵抗腸內輸液治療,需要丁丙諾啡(0.03-0.05 mg/kg,皮下,每日 3 次)和腸外輸液治療。

病理學家經常在龍貓的常規屍體剖檢中發現沒有臨床症狀或其他組織學病變的脂肪肝。這很可能是由於死前長期厭食所致。

代謝和其他疾病

幾例明顯的II型糖尿病已被描述為超重龍貓。臨床症狀可能包括食慾不振、嗜睡和體重減輕。診斷基於煩渴和多尿、高血糖(≥200 mg/dL)和糖尿病史。龍貓和其他 hystricognath 囓齒動物(例如,豚鼠、八齒鼠、tuco-tucos)的不同之處在於它們的胰島素相對於豬胰島素表現出非常低的生物效力,但受體結合親和力顯著更高,表明它們的功效受體上的胰島素比豬胰島素低約 2 倍。用重組人胰島素或豬胰島素治療糖尿病時,低血糖總是一個很大的風險。治療包括減少肥胖和餵養高蛋白、低脂肪和高複合碳水化合物的飲食。

全身性疾病或疼痛狀況可能導致繼發性胃腸道問題,並伴有非特異性臨床症狀,如厭食、糞便產生減少和嗜睡。確定根本原因對於改善結果和減少復發機會至關重要。初步診斷評估應包括全身 X 光片、糞便寄生蟲檢查、糞便細胞學檢查和糞便培養腸道機會病原體(如大腸桿菌、銅綠假單胞菌))。尿液分析、血漿生化分析和 CBC 有助於診斷非胃腸道疾病和並存的代謝疾病(例如,肝臟脂質沉積症、酮症、腎臟疾病),以確定預後和治療。除了針對原發潛在胃腸道疾病的特定治療外,一般治療指南包括通過腸外和腸內液體療法、營養和熱量支持以及鎮痛(丁丙諾啡 0.03-0.05 mg/kg,SC,每次 3 次)來替代液體不足和維持血容量正常天)如果懷疑有疼痛症狀。

外傷

被稱為毛皮滑脫的捕食者迴避機制不應與咀嚼毛皮的惡習混淆,龍貓在其中釋放大片毛皮,從而使其逃脫。龍貓可能會互相咀嚼對方的皮毛,導致皮毛被蟲蛀。臨床上,脫髮可見於肩部、側腹、側面和爪子。受影響的區域看起來更暗,因為底毛暴露了。母親經常將這種惡習傳給後代。商業畜群中較高的咀嚼毛皮發生率可能是不適應的遷移行為的證據。一些臨床醫生聲稱受影響的龍貓營養不良並咀嚼皮毛以滿足飲食要求。這種營養不良可能涉及多種食物因素,確切原因需要進一步的飲食研究。

在繁殖過程中,經常在群養動物中看到膿腫的咬傷。膿腫的培養通常會產生葡萄球菌屬。雌性龍貓比雄性大,更具攻擊性。它們在選擇交配的雄性方面有很高的選擇性,並且會通過排尿、踢腿和咬人來阻止“不合適”的雄性。咬傷通常會導致耳朵和腳趾的碎片脫落。年長的雌性通常會殺死關在同一個籠子裡的年輕雄性。

龍貓的大而精緻的耳廓很容易受傷,最常見的是咬傷。治療包括清潔創傷區域和使用局部抗生素。縫合大耳裂傷通常無效,不推薦使用。如果損傷嚴重,耳部組織可能需要大量清創或部分手術切除。創傷會導致血腫迅速發展,血液和血清充滿皮膚和軟骨之間的空間。應切開血腫,輕輕取出內容物,以免進一步損傷耳朵。血腫上的皮膚必須與下面的軟骨保持接觸,必要時應縫合固定。

脛骨的外傷性骨折很常見,並且與動物將其後肢夾在籠條中有關。脛骨是比股骨長的直骨,幾乎沒有軟組織覆蓋;腓骨幾乎不存在。脛骨骨折呈橫向或短螺旋狀,通常與骨碎片有關。龍貓的脛骨薄而脆弱,手術修復可能很困難;並發症很常見。柔軟的帶襯墊繃帶和外側夾板通常不能為脛骨骨折的癒合提供足夠的穩定性。外固定和髓內釘,單獨或組合,已被推薦用於手術穩定龍貓脛骨骨折。有必要在單層圍欄內進行限制性運動,最好沒有籠條。脛骨骨折的預後受到保護,手術固定後的並發症很常見,包括骨針鬆動和感染、骨不連、遠端肢體壞死和自殘。如果手術骨折穩定失敗或沒有指徵,應考慮截肢。龍貓在截肢後通常能很好地適應。

生殖和醫源性疾病

在龍貓中,胎盤迷路的膜間膜的精細結構是血單粒細胞,由單層合胞體滋養細胞組成。在這方面,胎盤迷宮類似於豚鼠,另一種 hystricognath 囓齒動物。雌性龍貓可能會經歷一種不尋常的產褥期滋養細胞栓塞疾病,導致肺栓塞。

龍貓通常在清晨分娩,很少在午夜之後分娩。難產通常與出現單個超大胎兒或出現一個或多個套件有關。也有報導稱子宮乏力是難產的一個原因。剖腹產後龍貓恢復良好。

雄性龍貓可能會出現一種稱為“毛環”的疾病,它是陰莖周圍和包皮下的一圈毛髮,最終會導致包皮過長。這種痛苦的情況可能會導致尿道收縮和急性尿瀦留。慢性包莖還可能導致陰莖感染和嚴重損傷,影響繁殖能力。毛環的最常見原因是交配期間雌性的皮毛轉移;然而,皮毛可能來自其他雄性甚至同一隻動物。男性應每年至少檢查四次皮毛環;應每隔幾天檢查一次活躍的種公馬。塗上無菌潤滑劑後,可以從陰莖上切下或輕輕滾下毛圈;有時,可能需要鎮靜或麻醉才能取出。在一些包皮過長的情況下,

腫瘤性疾病

根據文獻中的病例報告,儘管報告的壽命長達 20 年,但龍貓很少發生瘤形成。對 1949 年之前的 1,005 只毛皮養殖龍貓和 1949 年至 1952 年期間的另外 1,000 只毛皮養殖龍貓進行的屍檢未將瘤形成列為死亡原因。從 1994 年到 2003 年,325 只龍貓被送到一家主要的大學獸醫醫院進行臨床研究。僅在三隻動物 (1%) 中診斷出腫瘤。同期,兔和囓齒動物的瘤形成發生率高於龍貓(豚鼠,7%;大鼠,34%;兔,6%)。龍貓腫瘤的單一報告包括神經母細胞瘤、癌、脂肪瘤、血管瘤、惡性淋巴瘤、胃腺癌、肝癌和腰椎骨肉瘤。

其他疾病

龍貓的年齡相關疾病

年老的龍貓可能會患上後皮層白內障和小行星玻璃樣變性。

龍貓的心臟疾病

年輕的龍貓經常聽到從輕度到中度的心臟雜音。關於龍貓心臟疾病的報告很少,而且年輕、臨床健康的龍貓心臟雜音的意義仍然未知。已有關於心肌病、室間隔缺損以及二尖瓣和三尖瓣功能不全的傳聞。超聲心動圖用於區分無害和病理性雜音。

龍貓的足部疾病

足部疾病主要影響後足。病變可包括角化過度和紅斑;不太常見的是,腳的足底方面可能會出現深部感染或開放性病變。在輕微的情況下,環境改善和甘油或石油基軟膏的應用通常可以解決角化過度和紅斑。在嚴重的情況下,病灶被手術清創,然後是開放傷口處理和包紮,直到完全癒合。

人畜共患病風險

龍貓的主要人畜共患病風險是賈第蟲的潛在傳播。研究表明賈第鞭毛蟲內存在七個基因組(或組合),其中兩個(A 和 B)在人和動物中均有發現,而其餘五個 (CG) 是宿主特異性的。大多數龍貓感染與組合 B 一起發生。然而,尚未對動物物種賈第蟲的組合 A 和 B 進行基因分型以確定人畜共患病的可能性。因此,賈第蟲感染的龍貓可能是人畜共患傳播的潛在宿主。

龍貓新聞, 龍貓照顧 Tags:飼養龍貓, 養龍貓, 龍貓, 龍貓 感染, 龍貓 牙病, 龍貓 病毒感染, 龍貓 細菌感染, 龍貓 腸胃病, 龍貓照顧, 龍貓牙齒, 龍貓疾病, 龍貓腸胃炎

文章導覽

Previous Post: 莫爾頓龍貓牧場
Next Post: 如何握住龍貓

Related Posts

  • 龍貓的基本介紹 龍貓新聞
  • 莫爾頓龍貓牧場 龍貓新聞
  • 你的龍貓的飲食 龍貓新聞
  • 龍貓的理想家園 龍貓新聞
  • 龍貓行動是一個開始 龍貓新聞
  • 龍貓簡介 龍貓照顧



Website Maintainer


BENYAN ZHAN PR VEB PORTALI JASMINE NOVI SAD

龍貓資訊

龍貓中文記者網
龍貓中文時報
龍貓中文情報網
龍貓中文網 PRESS TAIWAN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Wechat

qzwddegx
zhanbenyan





  • 如何握住龍貓 龍貓新聞
  • 莫爾頓龍貓牧場 龍貓新聞
  • 龍貓簡介 龍貓照顧
  • 龍貓的基本介紹 龍貓新聞
  • 龍貓 – 健康狀況 龍貓照顧
  • 龍貓護理指南 龍貓新聞
  • 你的龍貓的飲食 龍貓新聞
  • 龍貓行動是一個開始 龍貓新聞

Copyright © 2023 龍貓中文網 PRESS TAIWAN.

Powered by PressBook News WordPress theme